30多年过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依然霸占各大高校图书馆的借阅榜。
谈到路遥,好友如是说:“他是一个弱势群体,慢慢成长,出身贫寒,卑微,他渴望走向大世界,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一个平凡的世界。”
这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讲的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的故事。
书中刻画了生活中许多普通人的生活。
一部著作,带给许许多多普通人以希望、勇气和光亮。
读完平凡的世界,我才顿悟: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人生所有的苦,都来自人和命运的对抗。
调整心态,放下执念,就没有遗憾。
01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
有人说,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最偏爱的人是孙少安。
这个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青年,自幼便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境,他磨砺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果敢与坚毅。
土里刨食的艰难,让他渴望抓住任何一个改变生活的机会。
当农村责任制开始推行时,他第一个签上自己的名字,按下了红手印。
在信用社门口他选择放开了润叶的手,也放下了自己对爱情的执念。
少安知道,城里的姑娘穿的的确良和自己身上的老粗布,有着太大的距离。
其实,秀莲并不是少安的理想型妻子。
但是他娶了她,也懂得珍惜秀莲的好,感谢她为自己和家庭的付出。
在砖厂红火的时候,一场骗局把少安摁回了原形。
面对黑暗的前途,他没有就此坠入深渊,而是毅然奋起,多方筹措资金,重新让砖厂焕发生机。
不过十年,孙少安经历了几次废墟重建。
他不愧是在黄土地上种太阳的人。
路遥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普通不等于庸俗,少安一辈子也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的是一个不平庸的人。
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少安表现出对事物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
与其说他勇气可嘉,不如说他把生活中的困苦用汗水酿成了甘甜。
他用所有心血,把手里的几张烂牌,打出了精彩。
也让我们明白,不管你如何平凡,都可以成为自己世界的王者。
后来,少安为双水村建校的决定,让他的精神走向了更辽阔的世界。
站在命运的肩上,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02
与生活和解,是最大的清醒
在路遥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觉醒期。
但是觉醒的早晚,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孙少平高中毕业以后,就有了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
他不想活在被家庭设计的人生中,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从小学教师、工地打工,经历了失去挚爱的痛苦,又在矿难中遭到身体的重创。
但命运的挫折始终没有磨灭他心中的火焰。
他知道,书籍中,总有一束光会一直照耀着自己。
孙少平曾经拒绝了老师对自己的厚爱,也拒绝了金秀对自己的喜欢,更是拒绝了矿上对他是知识分子的特别安排。
有人说他是黄土高原清醒的独行者,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要什么。
小说的最后,孙少平走向了带着孩子的惠英嫂。
这样的结局,是作者对平凡的注解,也是孙少平意识觉醒后的选择。
一个人成熟后,会慢慢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对人生看得更深刻。
那么他才有可能对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的意义的理解。
自然,也会更加心平气和地对待欢乐和幸福。
黑塞说:
“觉醒只有一个目的,让你找到自己,成为自己。”
生活中,不乏拼命向上挣扎的年轻人。
可是,走到人生巅峰的,要么失去了初心,要么放弃过自己固守的东西。
孙少平不同,他一直在挑战命运,战胜命运。
他对于生命的觉醒,超越了世俗的成功。
回到平凡生活的孙少平,早已经超越了平凡。
用当下的话说,觉醒就是对命运祛魅。
当一个人不断打破对生活的幻象,去伪存真,他就活得越来越清醒。
内心的觉醒,就是让一个人拥有接受现实的能量。
这种能量不是对抗,而是和解。
觉醒前的人,认为所有问题都是生活抛出来的难题;
觉醒后的人,认为所有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自己都能解决的问题。
03
人生,没有永恒的痛苦和幸福
很多书友都喜欢书中的一句话:
“人生的苦难不过是生活的躯壳,勇敢地遵循内心所向,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就会缔造平凡中的伟大,成就传奇。”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成为经典,或许和作者对女性角色的塑造有关。
女性在家庭中多以付出、隐忍的形象出现。
但是秀莲、润叶和晓霞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女性在生命中的体验价值,侧面反映了生命中痛苦和幸福的定义。
秀莲对孙少安一见钟情,不顾对方的家境一贫如洗,执着地投入到一个大家庭的苦难中。
她身上体现的幸福,是纯粹和单一的。
像极了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的普通女性,为了丈夫、孩子,耗尽自己的心血。
最后,秀莲被病魔缠身,与世长辞,让无数读者泪洒书页。
面对她的离去,有人为她抱不平,有人为她扼腕惋惜。
可是对于秀莲来说,她幸福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虽死犹生。
润叶和孙少安两情相悦,最后却只能嫁给自己不爱的人。
她难以放下自己对爱情的执念,所以婚后过得并不幸福。
直到丈夫出了车祸,才意识到自己作为妻子的失职。
最后她决定结束爱而不得的痛苦,接受自己的生活,与过往和解。
其实,所谓痛苦,大多时候由于自己的执念。
当你放下执念,就会迎来新生。
晓霞作为新知识女性的代表,对于生活和爱情都怀有至高的理想。
最后为了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
作者对她的命运安排,引人深思。
正是因为痛苦和幸福都不会永恒,所以晓霞这个角色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
生活的不确定性,才是常态。
面对变化的生活,我们如何自持、自处、自爱和自立?
借用作者的话来说: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不论结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写在最后
《平凡的世界》,写就的是平凡的人和事。
但是路遥用史诗般的俯瞰视角,再现了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时代精神。
其实,书中的每个人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当我们习惯仰慕强者的时候,回头读一读这本书才发现,平凡生活中,遍地都有英雄汉。
如果你觉得生活不顺,命运不公,想想书中的每一个人,就会释然。
人生海海,苦和难都是过眼云烟。
相比之下,我们生活的烦恼,工作的压力,感情的困扰,又算得了什么呢?
生活更广阔的意义不在于命运的馈赠,而在于我们面对生活困境时不屈的态度和在平凡日常中不懈的奋斗。
心灵的充实,远远比物质的富有更具魅力。
从今天起,关心蔬菜和日出,学着享受四季和三餐。
在每一个平凡的瞬间,体验生命带来的愉悦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