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武隆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030 人浏览分享

回味曾经去看珠峰的那些日子之十一

  [复制链接]
精华  发表于 2016-4-26 16: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走进雪域高原之十一:
        雪域江南跑得欢,通麦排龙算个啥;
        鲁朗石锅鸡香馋,尼洋河畔醉斜阳。

      今日起得比较早,目的只有一个——趁天气好尽早通过网络早已名闻的“通麦”、“排龙”天险,到底天险如何?只有今天走上一遭才能确定。318著名的大塌方区域和著名的雪域江南都是在今天要经历的,看来是美景与挑战同在,安全与风险并列。
       对于今天的天险心里没底,单从先行者们发到网络上的图片看,倒也不是让我俩心虚的。但2000年4月9日那场著名古乡泥石流爆发的有关报道和先行者们描绘的英雄过天险故事也没少从论坛读过。啰嗦附上古乡那场泥石流爆发的情况:
       范晓先生在《易贡国家地质公园:藏东南高山峡谷中的秘境》中的有关描述:“这一场大灾害起源于札木弄沟尾海拔5000米左右、体积约3000万立方米的楔形山体突然崩塌!骤然下坠的山体,猛烈冲击下部山坡上的巨量岩土堆积体,从而诱发产生高速滑坡。巨大体积的崩塌、滑坡体在运动中因强烈地撞击、振动,已完全解体,并转化为由石块、砂、泥土、气体、水混合成的高速运动的流态物质,这个庞大的流态物体因气垫作用,宛若一条腾跃的巨龙,在空中呈悬浮状翻滚前冲,因受到札木弄沟中段峡谷地形紧束的影响,使这个密度很高的“碎屑流巨龙”疯狂加速,伴随着强大的冲击波,如雷霆万钧,所到之处,不仅把山坡表面的植被和浮土铲蚀得一干二净,露出大片基岩,而且还在岩石表面留下许多深深的划痕、刻痕。
       碎屑流呈抛射状冲出札木弄沟口后,继续铲削山体,摧毁森林。在沉降和堆积过程中,因为碎屑流中的气体和水被挤压排出,从而产生了强烈了泥沙浆喷涌现象。
      最后,在札木弄沟口的易贡藏布上,形成长4.6公里,前沿宽3公里,高60至100米的喇叭状天然坝体,整个堆积体的方量竟达3亿立方米。据专家们计算,崩滑物体运动的垂直落差达3000米,其水平最大运动距离约8500米,平均运动速度达到每秒48米。如此超高速运动,远距离运移,巨大堆积方量的特大崩塌滑坡为我国第一,世界罕见,而整个崩滑与堆积过程仅仅用了6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大自然完成了相当于11座长江三峡大坝的浇筑方量。
       巨量堆积物的雍堵,使易贡湖水位快速上涨,又时值冰雪融化期和雨季,湖水涨幅日渐加剧。在62天的时间里,湖水位日平均涨幅为0.95米,最大日涨幅达2.37米,水位累计上升55.36米,最大水深由7.2米增加到62.1米,湖面积由9.8平方公里扩展到52.7平方公里,为山崩堵江前的5.4倍,造成湖区大片土地被淹。
       山崩发生后,经过现场调研和反复论证,人们选择了“开渠引流”的排险方案,以期尽快降低堆积体的高度、降低下泄洪水水头,减轻灾害。为此,西藏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施工力量集结。并在短短的33天中,就挖成了一个深24米、长850米、宽150米的导流渠,创造了西藏工程史乃至我国水利史上的奇迹。但相对于极其庞大的崩塌滑坡堆积体来说,这不过是在它表面挠了一条浅浅的抓痕,溃坝还是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也许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溃坝洪水的惊天动地之势和强大破坏力,狂泄的洪水在几小时之内便使下游河水水位暴涨40至50米,河水最大流量达到每秒12.4万立方米,竟是雅鲁藏布江年平均流量(每秒4425立方米)的28倍!
        洪水过处令下游河道两岸尽是疮痍:易贡藏布、帕隆藏布及雅鲁藏布江沿岸40多年来陆续建成的所有桥梁、道路、通信设施全部被毁,河道断面形状由“V”形被改造为“U”形,河道加宽2至10倍以上,原来相对稳定的谷坡受到强烈冲蚀和改造,从而造成大面积山体失稳,在河谷两侧诱发了广泛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

        这次特大山崩引发的高速滑坡、堵江、淹没、溃坝、洪泛等连锁灾害,留下了触目惊心的足可供人们观赏体验和考察研究的灾害遗迹景观,并成为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景观之一:由通麦沿易贡藏布而上,沿途可见溃坝洪水在河床两岸形成高约50米左右的冲刷带,原来的森林、表土剥夷殆尽,裸露的岩石好似灰色的长廊;在大坝溃决口的下方,可以看到在原来的河床上冲出的深槽以及大面积的石滩,一派洪荒景象;横跨易贡藏布两岸的天然大坝,溃坝后已被切成两半,但在保留下来的堆积体表面,原来的锥状土丘群、冒沙坑仍然清晰可见;在札木弄沟口附近的易贡藏布两岸,因碎屑流和冲击波造成的大片森林倒伏带和残桩带还历历在目;在札木弄沟口,可以眺望沟内山崩以后山峰被削去大半,形成高差达1020米的大崩塌面的骇人景象……
        易贡特大山崩及其连锁灾害发生后,我国研究地质灾害的顶级专家云集于此进行考察,都为这一国内规模最大、类型及过程极为奇特、遗迹保存十分完整的地质灾害事件所震惊,也为这里绝尘脱俗的自然美景所倾倒,从而提出了在此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议,并最终得以实现。”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人品上爆发,道路上平安。今天要以我和老伙伴的这个摩行思想武装头脑,去战胜摆在前头的“天险”!!!

波密的清晨


但凡在这一路上这么早就吃饭的基本都是全国各地沿着318进藏的,做生意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四川的,藏族同胞们不习惯早起,九点十点以前他们都是在床上缠绵着的,或许是没耕地的活儿可干。

出了县城。

还是沿着帕隆藏布江跑,清晨山间的云雾别有特色!

江水并不湍急,和着这云雾倒是显得那么温情脉脉的。

又是讨厌的过水路,骑友们的自行车扛着就往旁边的挡墙爬过去了。咱俩这时只要羡慕他们了。汽车溅起的水花表明水并不很浅的。

防雨高帮鞋抵挡不了这过水路的,果断脱下换上高筒雨靴,那天英雄救美鞋湿了就冷冰冰的不好受,不能再让咱的大脚丫受委屈了,还靠它去珠峰呢!!!

老伙计备就绪。



行进在水里就只有一个念头,千万别熄火,一熄火水灌进排气筒再钻进发动机就完蛋。




这样的路很爽,我们管它叫做318超级赛道,这样的路面常规速度在60-80之间。

跑了一个半小时,也该歇歇了。路边一个藏族大嫂在卖天麻、灵芝和自己种的黄瓜。同行的云南小彭问要不要每人来一根黄瓜。藏族大嫂不懂普通话也不懂川话,经她读高中的女儿翻译才知道黄瓜两元一根。够便宜更够绿色的,于是小彭付钱一人来了根黄瓜。差不多黄瓜多长这肠子就填了多长,这可比在四川同胞开的餐馆十五元一盘黄瓜实惠呢。 清香脆嫩的黄瓜吃了继续高速杀进,再过一个小时左右就要车临“天险通麦”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金钱 +50 隆币 +1 收起 理由
赏金猎人-忙果 + 50 + 50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4-26 17: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  晓得你没发完  俺还是想忍不住的插一脚先,嘿嘿。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6-4-26 17: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泥石流喷涌。。。。可以想象那种场面的震撼。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孙小琴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4-26 22:14:59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6-4-26 22:41:07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坐等{:1_12:}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6-4-27 14:31:03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能打开,那我回帖看看。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6-4-27 14:32:00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咦。。。突然翻一哈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7: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通麦天险?



乌鸦、老牛、汽车同享一条公路!

看来通麦是真正到了,去检查站扫了一下身份证然后继续向前。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6-4-27 19:41:23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鸦,老牛,汽车。。。
这样和谐的画面,在我们这里,好像没遇到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canyo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4-27 20:10:30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8月2日,川藏公路(318国道)上最重要的桥梁之一——连接西藏林芝地区的林芝县和波密县的通麦大桥因铆索脱落致使桥面垮塌。桥上一辆货车坠入河中,造成货车上乘坐的两人及两名徒步进藏的驴友失踪。许多进藏的人只有望着易贡藏布江无奈的兴叹而折返。来到桥边,看那并不怎么重的小货车似乎把桥都压弯了一样,现在的这桥其实也是保临时通行在当时短期内搭建的!

大桥不许停车,所以想在桥上拍照都没办法,刚过桥便遇到这大家伙从上边下来,真担心路滑这家伙刹不住就完蛋了。

又是接着一辆大卡车,我们几个躲得远远的。

回头再看看通麦大桥,旁边新的大桥桥墩已经树立起来。现在已经通车了,进藏的朋友们也方便轻松多了。

正在改造的这通麦段公路,前边是老虎嘴隧道,现在已经通车了。
通麦地区是喜马拉雅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交汇处,地质灾害十分频繁,到了雨季,塌方、泥石流就成为家常便饭,也因此,318国道的这一段,也是我国很少由武警交通部队负责养护工作的路段!
    通麦地区有两大天险。第一当然就是通麦天险。这里的地质构造极其不稳定,加上降水丰沛,所以山河易容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在这里,可能你每一次走的路都和尚一次走的不是相同的路。特别是很多地方,右边随时有落石,或者是坍塌下来的山崖,左边悬崖之下就是汹涌的帕隆藏布。路面很多时候窄的仅容一辆小车经过,而货车有可能会有半个轮子就悬在了外面,而你又会感觉到路面随时塌陷到汹涌的急流中去一般。这里是川藏线泥石流最严重和规模最大的一段。通麦天险是陡峭山体上的悬路,很多地方,有一半的路面是悬在江面上的,路边垂直下去二十米就是咆哮的帕隆藏布江,靠江一侧大多没有护栏,路面不平又非常窄,错车困难,雨水多,湿滑,急弯多,视野很差,而且由于山体一侧落土的垫高,有些路面还向江边倾斜,如果靠江一边轮子离开路基,就会从悬崖上掉到江里,狂怒的江水5分钟就能把车在石头上摔成碎片,绝无整体打捞上来的可能。

    第二是排龙天险(川藏公路K4101~K4103)。排龙天险在通麦天险以西,紧靠通麦天险,全长1.8 km,地处林芝县排龙乡,东接排龙沟泥石流,与波密县交界, 从字面上来解释,排龙就是连龙都忘而却步,难以跨越;排龙天险最为险要的一段要算老虎嘴了, 老虎嘴更有“鬼门关”的说法。该段公路顺帕隆藏布右岸沿陡峭的山壁劈山而建,在大老虎嘴处(东久河在此处汇入鲁朗河)又沿东久河左岸逆河而上,在这里根本就没法开路,只能在江面考山体一侧悬挂巨大钢体,权作桥梁! 由于地形险峻,地质复杂,公路内侧是陡崖峭壁,临江则是悬崖及奔腾的江水,加之公路狭窄,多急弯,危岩、滚石、洪水及崩塌等山地灾害比比皆是。

    因为有这两大天险,通麦一段,成为川藏公路最著名的事故多发路段!在这里行车容不得半点差池,不管因为侧滑,刹车不及时,轮胎扎破,错车挤碰,方向偏了,只要车轮离开路基一点,就意味着车毁人亡。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09: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很窄,不停车是别想错车的,而且对于除摩托外的车还得小心翼翼!!!



上边的铁丝网,下边的保坎和滔滔河水,还好今天艳阳天,要是遇到下大雨塌方也不是没可能。







堵起了,几公里的车辆堵在那里,进不得退不得。开始我几个还在那里傻傻的等着通车,等了半个小时才恍然大悟,怎么不利用咱摩托的优势呢。于是三人左挤右拱,遇到三处分别是重庆、四川、北京的轿车堵得我们摩托都过不去,好在他们都能理解,主动的把车给我们挪出了一条缝,就这样我们总算从大堵车中钻了出来。

过了排龙,这里的车还在等着前方通车,驾着大越野的问我们前边怎么样,当然还是堵起的噻。这个时候从他们无奈焦急的眼神中我们却感受到了咱两轮的优越,哈哈哈!



看到这块牌子,心里终于舒心坦然了——不堵车了,路也好了。回头想想,好像也并没有感觉到天险之险,就跟咱家乡的乌江巷白路差不多嘛。或许是摩托的通过性强,或许是我们没有遇到恶劣天气,或许是我们早已习惯了山路......当然从各种资料介绍来看,最关键还是哥几个人品好,没遇到大塌方,这才是最幸运儿,所以也就无所谓险了。但前些日子看了优酷上的通麦这一段曾发生的塌方、翻车和骑友遇难的视频倒有些后怕怕了。



点评

果然 四轮的还不如你们这个两轮的呢 你看 人家还在漫长的堵车中等着,你们呢。。。早吃饭睡觉梦周公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9 21:08
果然 四轮的还不如你们这个两轮的呢 你看 人家还在漫长的堵车中等着,你们呢。。。早吃饭睡觉梦周公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9 21:08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6-4-28 18: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的好游记!建议版主高亮!

点评

恩 开始看他没发完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9 21:08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6: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的藏民驾着车带上老婆儿女到草地上游玩。



多么虔诚的对佛的膜拜啊,一家人五体投地的磕着长头磕向拉萨!!!

这才叫做五体投地,比我们什么信仰都没有好!至少精神世界他们不是空虚的。

同行的同行学着样儿也做起来。


点评

跟着精神上的膜拜他们的信仰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9 21:09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6: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过这水路时老哥扭足油门往前冲冲冲,对面一越野车真不是好人,也冲着我硬杀过来,结果冲到中间老哥遇到一坑,差点直接摔水里了,还好有惊无险,小彭和老蔡有了我的前车之鉴就顺利过来,你看小彭还在兴奋的玩水。

鲁朗的林海。除了林海,鲁朗的石锅鸡也是很有名气的,鲁朗县城也完全现代化了,倒是藏族文化却显得越来越少了。路两边全是石锅鸡的招牌,似乎街道也充满了鸡香味儿,哥三个减肥没吃石锅鸡,整了一大碗云南米线就上路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4

粉丝

166

主题
  • 联系我们
  • 邮箱:523235989@qq.com(请把#改成@)
  • 电话:023-77772121
  • QQ客服 523235989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至下午5点)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爱武隆 ( 渝ICP备17016571号 )

联系地址:重庆市武隆区鸿泰新居爱武隆办公室,重庆韵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2318举报平台

电子营业执照

GMT+8, 2025-7-5 15:41 , Processed in 0.235893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