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逼人的北疆,山顶还覆盖着积雪,一名女孩却艰难爬上了山顶。
她这么做的原因出人意料——要上网课,家里却没信号。
为了捕捉只有山顶才有的微弱信号,每天她要花二三十分钟爬上山顶,在寒风中待上一个多小时。
在全国各地的偏远山区,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为了追上信号,有人骑骆驼找网,有人在山上搭棚,甚至有人在悬崖边学习。
为什么通信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却仍然难以解决山村网络信号差的问题? 首先,是因为山区基站因施工条件恶劣,单站投资较高,基站数量本身就少。 其次,山区无线传播环境较为复杂。无线信号易受地形影响,阻挡、散射、绕射等多种情况普遍发生,基站覆盖能力受限,容易形成覆盖盲点。
可无线信号看不见、摸不着,为什么还会受到影响?
这其实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无线信号是一种电磁波,具备绕射能力,也就是可以绕过障碍物传播。
听起来有点抽象,但类似的现象你肯定见过。水波在遇到小石头时,会绕过它们继续传播,这就是波的绕射。
电磁波的种类有很多,绕射能力却不同。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等虽然都属于电磁波,但因为它们频率不同,绕射能力也天差地别。
这又关频率什么事?别着急,让我们翻开中学物理课本。可以看到公式,波长×频率 = 光速(C=λf),光速恒定不变,因此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也就是说,无线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就越短,绕射能力就越弱,很容易受到阻挡。
贴心的板哥再给你们举个例子。光的频率就非常高,因此波长很短,通常物体都比它大得多,所以绕射现象不明显。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那波长很长会怎么样呢?打开收音机你就知道了。日常中广播用的无线电波在中波波段,其信号可以轻而易举地绕过各种障碍,被全国人民收听到。
这下你就知道为什么手机信号容易受影响了吧?
对,就是因为波长短。
在移动通信领域,分米波是主力频段,本身覆盖范围就小,加上绕射能力弱,容易受地形影响,因此手机信号很难覆盖到偏远山村。
而受成本限制,偏远山村基站数量又无法大幅增加,难道那里的孩子上网课注定要经历千难万险吗?
其实不然,在如今的 5G 通信时代,想要解决偏远山村的信号覆盖问题,“黄金频段”——700MHz就是更好的选择。
之所以被称为“黄金频段”,是因为 700MHz 相对于 2.6 GHz、3.5 GHz、4.9 GHz 等 5G 频段,频率更低,波长更长,从而覆盖面更广。
在相同区域内,采用低频段建网,45 万到 50 万个 700MHz 基站就可以覆盖全国。
此外,700MHz信号绕射能力也很强,能更好地适应山区复杂的无线传播环境,减少地形对无线信号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减少覆盖盲点。
因此,700MHz 的网络建设在促进山村地区 5G 深度覆盖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别急着夸,700MHz 能提升的还有很多。
700MHz 能有效改善室内死角、障碍物导致的信号不稳等问题,实现城市普通楼宇的深度覆盖;在高铁、高速公路等高速移动场景,700MHz 的信号也同样稳定可靠。
中国广电自 2019 年 6 月 6 日获得工信部颁发的 5G 商用 700MHz 牌照后,便致力于提供更广袤的网络覆盖,发挥 700MHz 广覆盖、高穿透、低时延的技术能力。
在 2022 年底,中国广电计划建设完成 48 万座 700MHz 基站,实现 700MHz 网络覆盖全国。
所以山村信号的问题将会很快得到解决,山村学生不必再翻山越岭追逐信号,可以像城里的学生一样安心在家上网课。
随着中国广电 5G 700MHz 通信网络覆盖到农村,“信息高速路”还将更好地打通,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让优质的 5G 服务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地区、各个场景,让精彩生活广惠到千家万户、千行百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