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6月健康风险提示称,六月气温逐渐升高且降雨频繁,温热潮湿的环境导致各类细菌、病毒和蚊虫生长繁殖加快,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和蚊媒传染病的传播。 重庆疾控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手足口病、登革热、百日咳、疟疾和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同时需警惕食源性疾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好发于5岁及以下婴幼儿,其中1~2岁组发病率最高。高发季为4~6月份,平均潜伏期为3~5天。该病为自限性疾病,通常病情较轻,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症状,还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表现。 防控措施: 1.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接触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厕后、进食前等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正确洗手。 2. 保持家庭环境干净卫生,注意室内通风、勤晒衣被。定期清洁、消毒儿童接触频繁的物品。 3.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前往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包括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4. 接种EV71疫苗不仅可有效预防由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还可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鼓励满6月龄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为媒介叮咬传播。我国每年5-9月为高发期。人群被叮咬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5-8天。早期症状以高热为主,短时间内可达39-40℃,同时伴有头疼、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发病后2-5天在颈部、四肢及面部出现皮疹,半数病例有出血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器官大出血并引发休克等症状。 防护措施: 1. 清除水坑、石穴、污水沟及缸罐积水容器等伊蚊孳生地。 2. 室内安装蚊帐、纱窗、电热蚊香等防蚊、灭蚊用具以减少蚊虫叮咬,前往户外场所时提前使用驱避剂。 3. 尽量避免前往登革热高发地区,如必须前往,需做好个人防护。 4. 如近期前往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归国人员,在归国半月内出现发热、皮疹、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传染病定点医院就诊,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传染性极强,5、6月份高发,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均可罹患,但我市多见于6~14岁。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感染后症状较轻,多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而婴幼儿(尤其是未接种百白破疫苗的3月龄内的初生儿)感染百日咳后,病情较重,易发生肺部、脑部并发症,通常需要住院治疗。 防控措施: 1. 注意居室内通风,咳嗽或者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前往人群聚集的场所建议佩戴口罩。
2. 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单位,每日对单位内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等症状人员及时就医排查,倡导不带病上班、上学。
3. 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保持适当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4. 对于百白破疫苗的适龄儿童,尤其是3月龄的婴幼儿,建议及时接种疫苗。
5. 出现咳嗽、咳嗽后呕吐、发热等症状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应及时就诊。感染后,建议居家隔离至少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隔离期为痉咳后21天。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随着夏季来临,按蚊进入了活跃期。人在受到感染的蚊虫叮咬后,一般10-15天出现不适症状,最初症状(发热、头痛和寒颤)可能较轻,类似感冒,之后出现间歇性发冷、发热、出汗等典型疟疾症状。恶性疟疾若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重症病例,出现脑损害、肝肾损害、肺水肿、休克、溶血等并发症危及生命。1. 预防疟疾的关键在于预防按蚊叮咬,可采用杀虫剂处理蚊帐、穿长袖长裤、在皮肤暴露处涂抹驱蚊液和避免前往按蚊活跃的地区等方式进行预防。2. 有疟疾流行地区旅行史的人员在入境前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表现,应提前申报,配合海关检疫人员进行相关检验。回家后留意身体状况,如出现相关症状,立即前往医院就诊(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区县人民医院均能开展疟疾检测)。3. 归国人员就诊时务必告知医生自己近期旅居史和症状。如确诊疟疾,治疗过程中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用抗疟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情况。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布病的羊、牛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若不注意防护就可能被感染。食用来自受感染动物的未经消毒杀菌的肉、奶也会被感染。被感染后机体通常在1-3周出现症状,布病可累及人体所有的器官和系统,主要症状为发热、乏力、出汗、肌肉关节疼痛等。1. 兽医、饲养、放牧、接羔、育羔和牲畜交易、屠宰、皮毛、乳肉加工人员、餐饮等职业人群在工作过程中加强个人防护。2. 公众在加工和烹饪牛羊肉或其内脏的过程中,应戴手套洗肉、切肉,生熟分开,并烧熟煮透。不食用未经消毒的“生鲜奶”,不加工食用羊、牛胎盘。3. 近期(3个月内)接触过牛、羊等牲畜或畜产品,并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并伴有发热、多汗、乏力、大关节肿痛等表现时,应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如确诊布病,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避免出现慢性化情况。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食物中毒”。夏季气温升高,有害细菌繁殖较快,食源性疾病高发。同时随着雨水增多,各种野生蘑菇生长加快,时常发生因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事件。1. 切勿采买食野生蘑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常引发呕吐、腹泻、神经系统紊乱、肝肾功能受损、甚至死亡等食源性疾病事件。预防毒蘑菇中毒根本办法就是不采摘不食用野生蘑菇。2. 保障餐食安全卫生。尽量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采购食材,确保食材新鲜、安全、无害。不购买无资质的食品,在外就餐选择资质齐全、环境整洁的餐厅。3. 正确烹饪加工食材。食品经充分烧熟煮透后再食用,重视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生熟分开,避免生熟食混用砧板菜刀,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每餐按需备餐,尽量不剩饭菜,剩饭菜冰箱保存时要注意加盖储存,避免生熟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食用前要充分加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