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滩又名羊角滩,是乌江最大最长的险滩,素称“天险”中的“天险”。
它由锄脑头、斗篷石、舀鱼角(坳角)、三叉石、拦马石、新滩等七个连滩组成,长2.65千米。
清乾隆五十一年六月九日山崩而成。
这里南北岸乱石成碛,有外碛坝,悬岩紧逼江边。
鸡心石、三叉石、灵官石、门板石等礁石林立,拦马石、横板石等石梁又横江逞凶,水势汹涌,浪高两米。
枯水、中水和洪水均有险滩碍航。
该滩落差6.78米,最大流速6.5米/秒,滩口最大比降7.1%,漕口弯曲,暗礁密布,通航条件十分恶劣。
新中国成立前只能空船过滩。
上行时需八船合作,两岸齐拉,一日两船。
海损常有发生,十船七沉,人们称为过“阎王”滩。
故上下船只长期分段航行或提载过滩。
1939年至1945年,乌江工程局曾在新滩、凉水井等处设置绞滩机,试绞一次即停。



拍摄地点:武隆羊角碛乌江五里滩
文字来源:乌江古镇.羊角碛
拍摄时间:202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