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武隆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1085 人浏览分享

武隆供水的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7 16:01:46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民国时期,县城机关、居民饮水依赖容量不到24 立方米的4口水井,每逢久旱不雨,井水枯竭,排轮站队担水,常有争水打架发生。

 

1952年,巷口镇人民政府先后用竹管、陶管引油房沟泉水供饮用。

 

1962年在冯家坡建容量1000吨的三合土水池1座,安装管道1000米入城。

 

1969——1970年,扩建水池容积为5400 立方米,后因水池地层下落,池身裂缝,蓄水受到严重影响。

 

1979年在油房沟取石板沟泉作水源,新建容积500立方米的蓄水池1座,调整安装管道4050米。

 

1981年,在杉树林置浮船取乌江水,建二级抽水站一座,安装净化水设备。

 

1985年新建容积为150立方米的净化池两个。至此,全城安装输水管道5775.4米,日供水947 立方米。1985年供工业用水100470立方米。比1974年、1975年两年工业用水增加64270 立方米。

 

1996年,全县自来水供应企业1个(武隆县自来水厂)。

 

1998年8月,改制为武隆县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县自来水公司),企业性质为国有控股企业。

 

2003年6月1日,新建自来水厂投入使用;位于武仙路广东坡,利用县中心庙水利工程蓄水向县城居民提供饮用水,结束县城居民长期饮用乌江水的历史;总投资1860万元,日供水3万立方米。

 

2016年底,自来水生产量1544万吨。

 

2024年11月23日白笋溪路段,12月13日建设中路老水电局至山王庙路段,动工改造老旧水管。

 

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叫花岩下的蓄水池,老街刘帮强屋门口的供水站,油房沟、木林岩、老农资公司、木船社、白笋溪哪几口凉水井。

拍摄时间:2024.11.23至12.27

 

视频:建设中路63号(老巷口区社)

 图一:建设中路73号(老石油公司)

 图二:建设中路67号(废品收购站)

 图三:建设中路53号(老计生委)

 图四:建设中路59号(老外贸局)

图五、图六:建设中路63号(老巷口区社)

 图七:建设中路63号(老巷口区社)

 

图八:建设中路59号埋在地下的老旧铁制水管(老外贸局)

 

图九、图十:建设中路59号挖出来的老旧铁水管(老外贸局)

图十一:原武装部保留完好的蓄水池(老街)

发表于 2024-12-28 07:54:53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我们肯定不晓得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12-28 07:04:50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记不得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12-28 03:15:51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不错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12-27 23:31:57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还有老农资公司后面的黄家水井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12-27 21:06:29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还是缺水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12-28 09:39:47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好的知道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12-28 09:53:31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好的知道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867

主题
  • 联系我们
  • 邮箱:523235989@qq.com(请把#改成@)
  • 电话:023-77772121
  • QQ客服 523235989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至下午5点)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QQ|手机版|手机版|小黑屋|爱武隆 ( 渝ICP备17016571号 )

联系地址:重庆市武隆区鸿泰新居爱武隆办公室,重庆韵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2318举报平台

电子营业执照

GMT+8, 2025-4-21 05:52 , Processed in 0.152626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